2017年12月28日,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举行了年度学术交流会,会议由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石鸥教授主持,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分党委书记张增田教授、科研副院长朱晓宏教授、徐玉珍教授、张菁教授、王攀峰副教授、张倩副教授、李殿森博士以及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们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各位教师针对自己这一年来的研究内容、进展、方向等进行了汇报,参会人员积极参与了讨论。
会议开始前,朱晓宏副院长发表讲话,她指出,今年院里提议各研究所通过学术年会的形式进行年终工作总结,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是最早响应这一倡议的单位,并对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较高肯定,尤其指出,石鸥教授的教科书研究已经成为华语地区的知名学术品牌,徐玉珍教授的生活史研究也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些学术特色研究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并表示,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会全力支持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今后的学术发展。所长石鸥教授对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这一年来的工作、科研、学习等方面情况的整体性介绍开始。学术交流活动分三个阶段展开。
会议第一阶段,李殿森博士介绍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认识和研究。他介绍了自己对于汉字的新认识,从“字”联系到“卦”,再从“卦”中推算出字的本源性含义。李殿森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说到,自己将来的研究目标就是将《论语》用此种方法来解读。朱晓宏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对《易经》的兴趣,并指出,做学问就应当“坐得住冷板凳”,踏踏实实才能出真学问。石鸥教授指出,李殿森博士的研究是一项宏大的事业,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事业,并指出李殿森博士“闭关修炼”的研究精神是值得所有研究者深入学习的。张增田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在阅读《周易》过程中的心得,就《易经》内容与李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希望各位学生能够潜心读书,阅读各种不同的书籍,以此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愿望。
第二阶段,徐玉珍教授介绍了自己对于生活史的研究。重点介绍了两个核心概念“历史”和“生活”。她提出,生活史研究是一种回归人的个性的研究,是立足人的真实生活的研究,是注重人的生活体验的研究。徐教授还将生活史研究与当下的质性研究、口述史研究进行了比较,给大家全方位介绍了生活史研究的独特性与价值性。朱晓宏院长首先肯定了生活史研究的独特价值,她指出,生活史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填补了部分国内研究方法的空白,是一项深入到实地的研究,之前的学者们对国别史、地方史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个人史的研究则略显贫乏。同时,朱晓宏教授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史研究的兴趣,并表示,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会提供相关的书籍来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张增田教授也就生活史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生活史研究是一项意义重大,应该给予极大支持的研究。
第三阶段,张菁教授介绍了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团队对于“北京市中小学国际课程和引进教材使用的管理规范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张菁教授从国际课程的界定与类型;国际课程的引入、价值取向与主要路径;国际课程的实施问题与改进策略;北京市开设国际课程的基本情况为切入点对项目进行了宏观性介绍,并提出了该项课题应该着重于哪方面研究的困惑。石鸥教授提出了从“督导”层面着手的建议,他指出,这个课题偏向于实用性质,并且指出课题重中之重是要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目前国际课程开设的基本状况、在国际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教材的管理形式应该怎么做、针对国际课程的管理到底应该是怎样、给国际教材的空间和权利是怎么样的、在教材编写上是否完全是国外编写还是通过相关机构正式引进、教材的引入渠道是怎么样的、国际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等问题的建议,并且还进一步提出,要着重检查引进教材的内容,特别是人文学科教材的内容,在检查过程中了解到教材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给教委提出政策建议。徐玉珍教授从爱国思想的培养、国际视野的拓展、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肯定了国际课程的价值,并就项目的推进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张增田教授也指出,此次课题主要目的是了解国际课程的实施现状,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王攀峰副教授就国际课程教材的类型、运行方式和课程的三方面的内容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各位老师对于教材的引进问题,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应的法律规定展开了相应的讨论。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最后,石鸥老师进行了总结,并表示今天的学术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是一场学术盛宴,大家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目标,还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成长。并且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读书,专心研究,真正做学问,做真正的学。(课程与教学论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