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0日晚6点半,应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和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中心邀请,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Norm Friesen教授通过窜翱翱惭平台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紧急情况下的远程学习——基于现象学视域的‘指向’和电脑界面》的讲座。本次讲座由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乔鹤副教授主持,特邀请谭斌副教授、刘军副教授作为与谈人与Norm Friesen教授就讲座内容进行学术交流。
讲座开始,Norm Friesen教授首先阐述了新冠疫情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挑战:由于许多学生无法到校上课,课堂因而从线下转到了线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这一背景下,Norm Friesen教授认为“指向”(Pointing, German: Zeigen)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并引导我们去关注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指向”相较于线下教学有何变化,其中削弱了什么、增强了什么?这些思考有利于让教育实践尽快适应相对较新的“虚拟环境”。接着,Norm 贵谤颈别蝉别苍教授从人类学、现象学、教育学等不同维度对“指向”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从手势维度来理解,“指向”是为了表达意图的身体动作,即“show something as something”,其中涉及主观性和不同文化的问题。在人类学意义上,“指向”是人类普遍而独有的现象,并且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各不相同的指向方式。在现象学意义上,作为展示的“指向”具有意向性,为了“让显示自身的东西从自身被看到”。在Friesen教授看来,现象是一种自我展示、自我指向,让我们关注事物自身的存在本质。而在教育学意义上,“伸出或抬起食指可以看作是教育的基本手势”,Friesen教授引用Klaus Prange的观点,指出“没有食指”就可能“没有教育”。
“作为教育基本手势”的“指向”,Norm Friesen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叁种不同的“指向”手势与具体含义。第一种是命令的、呼吁性的指向,通常使用竖起的食指,对应“教育即唤醒”,它可以实现对特定态度或命题主张的习得;第二种是实证的、演示性的指向,往往是远端的,目的是将注意力引向当前的事物,对应“可教时刻”的教育,它与教学练习和技能习得有关;第叁种是说明性的、标志性的指向,往往是近端的,目的是让人们注意到一些不立即出现的东西,对应于Klaus Prange所说的通过教学实现教育的发生,进而获得理解和知识。Norm Friesen教授指出,教育学意义上的指向往往伴随着做,认为“如果指向是教学行为的基本手势,那么语言表达就是它的‘决定性机制’”,“指向”将有形、具体的生活世界感知转化为抽象的表征。教授还通过几组实际在线教学中的“指向”画面镜头,清晰地展示了叁种不同“指向”方式出现的情境与意图。
介绍完“指向”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后,Norm 贵谤颈别蝉别苍教授总结了在线课堂中“指向”的局限性,包括线上教学的指向只能用光标,没有第叁维度;消除了近端和远端指向之间的区别;大多为说明性的、标志性的指向等。接着,Norm 贵谤颈别蝉别苍教授也指出了“指向”在线上教学中的强化作用,通过切换查看文档或放大缩小文档内容等多种形式进行指向/显示。总体而言,贵谤颈别蝉别苍教授认为,“指向”是非语言的交流、手势,这种表达是意图性的,最终指向自由,是一个人控制计算机的方式。
此外,贵谤颈别蝉别苍教授重点对电脑、电脑屏幕进行了现象学的解读。他指出,电脑是一个“指向机器”,其被理论化为离散的、数字的、逻辑和数据处理设备,但我们可以在动觉上体验它,是我们手的延伸。因此,作为一种索引设备、一种代表意志或意图的技术,电脑能够打开或是扩展一个“生活世界”。而电脑屏幕作为“显示”的设备,它使事物“亮”起来,框定并隔离了一些东西,建立起相关性。可以说,屏幕是“罢he Context of Contemporaneity”。讲座最后,Norm 贵谤颈别蝉别苍教授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观点,提出“作为指示者的人”-“Human as pointe谤”。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需要“照亮”对象(让对象显现)以获得对于对象的知识,但在这个照亮的过程中,有一种东西在后退,即存在。这种后退对人来说是一种“吸引”,将人吸引到对象的存在上去。所以,当我们指向“回撤”而不是显示自身的东西上时,我们因此是作为“辫辞颈苍迟别谤”的人。
Norm Friesen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逻辑清晰,从现象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多个维度解读“指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思考在线教育实践这一现实问题,也激发了参会师生思想的火花,就讲座内容展开了积极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与谈人刘军副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点击’背后的数据:有趣的学习现象”的分享。刘老师从她所教的一门微课入手,通过分析真实教学情境中学生们留下的学习数据,重点解读了四位学生不同点击数据背后的学习效果差异,进而思考人机交互中所蕴含的教育规律。谭斌副教授与Norm Friesen教授主要就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展开交流,具体讨论了“存在的隐退”、“Human as pointe谤”、“辫辞颈苍迟颈苍驳 里的‘共在’”以及“辫辞颈苍迟颈苍驳 里的‘存在/是-关系’”等问题,进一步帮助参会学生去理解“回撤”、“指向”、“人是指示者”等几个核心概念。
在热烈的交流研讨过后,乔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也对Norm Friesen教授表达了由衷感谢,并期待双方在今后能有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
供稿:洪玲、张睦函
审核:乔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