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与福建师范大学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二届比较教育年会在福州召开。本次年会以“全球文明倡议与比较教育新使命”为主题,共同探讨比较教育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时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与学科使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国际与比较教育所丁邦平教授、沉蕾娜副教授、乔鹤副教授、张梦琦博士、晁亚群博士以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年会。
丁邦平教授担任平行论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点评嘉宾,并以“大科学教育——21世纪中国科学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大科学教育的理念以及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实践探索。乔鹤副教授主持平行论坛“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教育治理”,并作“全球教育治理的多义性及其应对策略”主题报告,从“教育”的多义性、全球教育治理的多义性以及学界应对策略叁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主题。张梦琦博士主持平行论坛“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并以“法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叙事与治理路径”为题作报告,介绍了法国如何通过战略叙事建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想目标及其达成目标的治理路径,进而对法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和存在的挑战做了批判性分析。晁亚群博士主持平行论坛“全球课后服务与校外教育治理”,并以“精神分析视角下日本校园欺凌生成机制及启示”为题作报告,基于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从理论适切性、欺凌的生成机制、欺凌的应对举措叁方面进行了论述。
我院比较教育学硕士生张雯清、娄倚帆、郭雨萱、吴晓丹、刘美含、邢陈诗雨、蔡佳君、夏士尧在研究生论坛中分别作主题报告。张雯清以“欧洲研究区政策框架和高等教育的贡献——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为题作报告,强调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欧洲研究区政策与高等教育紧密相连,为空间生产视角提供新审视。娄倚帆作报告“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的教育变革:UNESCO 新人文主义与生态正义的交汇”,探讨全球文明倡议与UNESCO 新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的耦合之处,并寻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体系的重塑,实现全球文明倡议的目标,推动全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郭雨萱以“高等教育体系变革: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动因、逻辑与路径”为题作报告,基于大卫·菲利普斯的教育政策借鉴理论,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原因、过程、成效与问题进行分析。吴晓丹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牛津大学鲁本学院为个案”作报告,介绍了鲁本学院的培养理念、培养组织形式和培养主体。刘美含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法国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研究”为题作报告,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解析法国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的路径。邢陈诗雨以“数字鸿沟还是数字桥梁?中美数字变革中的教育政策比较”为题作报告,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总结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蔡佳君作报告“数智化时代跨学科视域下比较教育学者身份认同的构建”,她联系了比较教育的跨学科性和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并分析了数智化时代下比较教育在学科建设中构建身份认同的机制。夏士尧以“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教学:新加坡的实践策略与启示”为题作报告,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新加坡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研究问题、方法、发现及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比较教育学界专家学者齐聚此次年会,我所师生与学界同仁聚焦全球文明倡议与比较教育新使命核心议题进行交流互鉴,不仅开拓了学术视野、展现出我所师生良好的素养风范,也为我校比较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人:刘美含
审稿人:沉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