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 ? 学术交流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20-2021年度学术年会顺利举行

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


2020年12月29日下午,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术年会在腾讯会议平台上顺利举行,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全体师生以及来自其他所的硕博研究生共60余人参与了本次会议。

首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徐玉珍教授做会议致辞。徐教授指出,此次年会邀请了多位博士生参与,他们是我所科研团队中的新生力量,值得称赞。石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开展的教科书研究一直以来是本所的重要特色,发挥了学术引领作用。贾瑜博士加盟则充实和壮大了我们的教学科研队伍,进一步促进我所研究主题的多元化。

接着,学术年会正式开始。学术年会由上、下半场组成,上半场主题为“教科书学构建的理与路”,由贾瑜博士主持。

张菁教授作了题为《初高中教材衔接研究:回顾与展望》的报告。针对我国教材编制中存在内容重复、前后不一致、衔接不到位等失调现象,张教授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对期刊和硕博士论文中初高中教材衔接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在“研究谁”上要以“标准为王”,义务教育应和高中教育做好标准衔接,对教材进行一体化设计;在“研究什么”上,既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内容,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习;在“如何研究”上,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实践取向和问题取向。

王攀峰教授作了题为《接受分析:一种值得关注的教科书研究方法》的报告,她指出:接受分析是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受众话语研究方法,接受分析主张:受众是主动的媒介使用者、文化解码者和意义诠释者;“阐释团体”控制着文本意义的阐释和生产;运用民族志方法揭示“文本”与“受众”之间的复杂关系。接受分析为我国教科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将之应用于教科书研究,可以深化教科书使用和接受效果研究、构建微观的社会文化研究路径、观照师生的真实发展需求。教科书接受分析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资料叁个步骤。

2017级博士生周美云对其博士论文《我国小学劳动课程教材的百年审视与未来重构》进行了汇报。她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叁个历史时期的劳动课程教材的发展状况,总结出我国自近代以来至今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在价值取向、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排以及管理体制的特征,并对我国目前的劳动教育的意义、概念和路径进行分析,对未来智能时代我国劳动课程教材如何转型提出建议。

2017级博士生陈国秀以《指向儿童道德力养成的中日小学德育教科书内容研究》为题作了论文汇报。她分析了儿童道德力产生的理论基础及儿童道德力养成的过程,梳理了中日小学德育教科书的内容变革、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并从儿童道德力的内涵出发,提出以儿童道德力养成为目标的德育教科书建设策略。

学术年会下半场由王攀峰教授主持,主题为“现代学校课程的忧与思”。

徐玉珍教授作了题为《网络社会个人隐私与自我认同危机的课程思考》的报告,从课程视角出发探究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泄露对学生个人认同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隐私”的内涵和类型,她提出技术革新是把双刃剑,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泄露与滥用,这些都会对学生成长的自我认同产生危机。为此,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加强计算机安全教育。

贾瑜博士作了题为《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基于笔滨厂础2018中国四省市数据的分析》的报告,认为幸福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体现。根据笔滨厂础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幸福感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不高、负向情绪学生比例高、自我效能感不高、普遍害怕失败等方面,究其原因与我国四省市学生学业压力大,家长、教师支持度不够,以及学生个体因素密切相关。

2020级博士生王志燕作了题为《学校升旗仪式的教育蕴意——基于北京市小武基校升旗仪式的田野调查》的报告。她指出在升旗仪式中,仪式过程、仪式象征、仪式时空、仪式中文化表述、仪式认同共同指向了学校升旗仪式所具有的重要教育蕴意,使升旗仪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归属、一种凝聚。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更实现了对学生的全面综合教育,提升了学生的集体感与责任感,形成群体团结,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从而促进稳固的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构建。

2020级博士生孙文静作了题为《变迁中的话语建构——读     <话语与社会变迁>       》的读书分享,主要从本书概况、内容概要、感悟评价三方面展开。     指出,费尔克拉夫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对前人话语分析成果的综合梳理,既吸取了语言学对话语文本本身和话语生产过程及解释过程的研究方法,又采纳了福柯对话语在社会意识上建构属性的观点,力求将话语分析和社会理论结合起来,发展一种既能研究语言变化,又能研究社会和文化变化的多向度话语分析方法。

2020级博士生娜仁托雅作了题为《文化意识——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统编     <语文>       教材的教育教学准备     》的报告。从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况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实状况为切入点,分析双语教育中诸种语言学习与培养文化意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双语教育中教师需要做的文化意识准备。

最后,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张菁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对会议前期工作人员以及参与本次年会的全体师生表示感谢。

2020-2021年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术年会在既热烈又祥和的气氛中落幕。



供稿人:张春旋、鲁珍萌

审稿人:王攀峰、孙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