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 ? 学术交流

20250103 2024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年会新闻稿.docx

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积极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12月27日上午,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在东一区叠421举行2024年学术年会,主题为“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洛忠,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党委书记陈志永,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全体教师与硕博研究生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年会由田汉族教授主持。

年会开幕,回顾展望

会议伊始,田汉族教授进行开幕式致辞,对莅临指导的领导嘉宾和与会的教师同学表示欢迎,并提出了强国建设背景下教育学研究的使命担当。随后,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楠教授回顾了过去一年研究所在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绩,并对研究所未来进一步深化学科融合、推进有组织科研的举措进行了规划与展望。

特邀报告,高瞻远瞩

在特邀报告环节,高书国教授作了题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主旨报告,深入剖析了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理论创新、目标设计、指标体系和建设对策,阐述了中国在全球教育中心建设中的关键角色,展望了北京建设全国现代化教育中心的宏伟目标,向与会师生提供了前瞻性认识、学理性思考。

主题报告,精彩纷呈

在主题报告上半场,王楠教授以《卓越、开放、包容:基于搁贰贵2021评估结果的英国科研图景素描——兼论对我国科研评估制度改革的启示》为题,通过系统性分析,探讨了英国搁贰贵2021科研评估的改革动向与成效,为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张森博士在《校长如何促进教师知识分享——基于一项实证研究的发现》的主旨报告中,分享了校长真实性领导对教师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为提升校长领导力和学校管理实践提供了对策建议。师资博士后李鸽博士作了题为《教育治理中的专业逻辑及其跨群体迭代》的报告,运用制度逻辑理论剖析了教育治理中的跨群体迭代机制及教育学学科迭代中的理论区隔与现实影响。2022级博士研究生胡晓晴作了题为《作业负担过重会影响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吗——基于11省12市123所中小学校的调查数据》的报告,探讨了作业负担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为落实中小学“减负增效”指明了现实径路。

在主题报告下半场,徐玲副教授作了题为《北京市学前教育经费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内在逻辑及其成效评估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与目标达成模式》的报告,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政策提供了学理依据。庞小冬博士作了题为《房地产投资、教育与收入差距:兼论理性选择的非理性结果》的报告,探究了房地产投资扩张对学龄青年完成高中教育、农村青年群体主体间教育差距以及城乡青年群体之间教育差距等影响。2024级博士研究生蔡湘琼作了题为《“双减”政策能否减轻中小学生家庭校外培训负担——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査的PSM-DID 实证研究》的报告,探讨了“双减”政策与校外培训的逻辑关系。2022级博士研究生杨琳琳作了题为《别人家的孩子:邻里效应对学生参与影子教育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分析》的报告,对“别人家的孩子”使“他者”课外补习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了解决方案。

交流互动,思维碰撞

在与谈环节,王洛忠副校长首先对主题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各主题报告的选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视野广阔、基础理论扎实、研究问题鲜明、研究内容丰富。同时,他针对每一主题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宝贵建议。王寰安副教授同样肯定了主题报告的学术价值和创新贡献,同时针对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难点以及研究未来的增长点提出了一些思考,并与报告人进行了对话与互动。随后,与会师生围绕讲座内容与年会主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展开了热烈讨论。

总结回顾,展望未来

副所长胡欣副教授充分肯定了年会发言人的研究成果,强调与会嘉宾的报告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创新思考与实践启示。她对参会的硕博研究生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各位研究生在未来的学术生涯发展中聚焦国家教育政策、强化研究方法论学习、注重跨学科研究、有意识地将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为构建中国自主教育学知识体系贡献青年力量。

最后,陈志永书记对年会进行总结,认为本次年会主题丰富、视角多元,聚焦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真问题”,增进了与会嘉宾、师生之间的学术理解与合作交流,希望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持续深化学科发展,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产出更多创新性成果,作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供稿:欧鹏宇、张森、庞小冬

审稿:王楠 胡欣 薛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