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是创新之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君子是中国人修身的最高境界,君子精神是中华文明传承重要的道德载体和精神内核。2023年,高书国教授在《中国教育科学》第六期发表《中国君子精神的内涵、特征与现代化》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四期全文转载。
君子精神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于日常生活之中,存蓄在先哲、先圣、儒士、学者的言行之内,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孔子、荀子、孟子,到老子、庄子、朱熹,历代学者、皇帝、官员谈论君子、追寻君子,君子精神成为2500年中国从皇帝到百姓的精神追求。孔子强调:“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君子也。” 君子代表着一种精神,是一种人格品质的典型表达。同时我们看到,有关君子的言论浩如烟海,散若明珠。其言论、行为与故事大都散见在《经》《史》《子》《集》以及文人墨客观的诗词文赋和百姓的生活行为之中。目前,尚没有一部有关君子精神分析与研究的集成之作。
高书国教授在海量阅读、大量收集古典文集与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视角,运用比较分析、质性分析、行为分析和个案分析方法,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君子九章——2500年从皇帝到百姓的中国精神追求》一书,引入现代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和文本分析方法,从君子之美、君子之辩、君子之德、君子之行、君子之学、君子之教、君子之政、君子之情和君子之觞等九个维度,完成了一部主题模式、研究君子特点、君子精神和君子成长的着作,集君子言论为一体,探君子研究之大成。2023年,在提练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君子精神的内涵、特征与现代化》一文,在《中国教育研究》杂志上公开发表。
《中国君子精神的内涵、特征与现代化》一**调,君子之道体现了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与做人之道的内在统一。中国的君子思想有其内在逻辑,包括君子之学的自然逻辑、社会逻辑、伦理逻辑、哲学逻辑和理论逻辑。君子精神是贯穿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精神,是儒家理论和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涵。君子精神有十个特点:君子独立、君子守正、君子修身、君子知命、君子至诚、君子慎独、君子无忧、君子守道、君子尚止、君子固穷。君子精神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人世代追求的内在精神品质。君子思想和君子精神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成长的思想体系,无论是历代皇家,还是一般儒士,都能根据时代需求、国家历史和个体经验,因时而易、因时而动、因时而新。
必须指出,君子精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君子精神将为国家发展提供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传承发扬君子精神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君子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深入思考的战略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