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华东师范大学彭正梅教授受邀为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何为理想的教师:可见的学习与《学记》的跨时空对话”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丁邦平教授主持。
彭正梅教授首先剖析了《学记》中蕴含的10条理想教师信念,这些信念涵盖了教学关乎天下兴亡的重要性、教学需要管理和纪律保障的必要性、教学的时机性等内容。其次,彭教授提到了现代教育对于传统教师形象“台上的圣人”的挑战,推崇“身边的向导”,即学生中心式的教育,认为“台上的圣人”阻挡了学生的学习。接着,彭教授介绍了《可见的学习》中卓越教师的10个心智框架,这些框架从教师作为其影响力的评价者、作为激活者以及适应性学习专家和更有能力的他者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并从国际视角来看《可见的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彭教授比较了《可见的学习》和《学记》对教师形象的描述,指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释。最后,彭教授提出了成功教育的三阶段(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以及教育的三个要素(积极的期望、成功的机会、鼓励性评价)。他还特别提到了国际上对教师的新说法——“Meddler in the middle”,即处于中心的干预者。
在讲座的互动讨论环节中,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师生与彭教授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研三学生吴扬威与彭教授就“我国学生自学难度大,但PISA成绩优异”的问题展开探讨。彭教授指出,尽管我国政府对教育的公共投入相对较低,但是家庭层面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却极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源上的不足。随后,沈蕾娜副教授分享了她对于教师形象的收获与启发,从《可见的学习》与《学记》的对比中,引发了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师与公立教师关系的思考,以及我国对教师理想形象的独特性。苏州科技大学金生鋐教授提问:“国际层面上对《可见的学习》有哪些批判?”,针对教学中存在“可见的部分”与“不可见的部分”,彭教授认为《可见的学习》主要讨论的是学业成绩的提升,而对于社会情感、道德发展等部分的讨论不多,如果人的学习都“可见”,那人的学习可能就变得无趣。丁邦平教授和大家探讨了对于教学评价的议题,他指出“教、学、评一体化”的说法虽然表面上突出了评价的地位,但实际上弱化了评价,与布鲁姆分类学中的“评价”有所区别。最后,彭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要反对教育的过度数据化,对人的压缩和片面化可能会逐渐将“成功的标准”变成对人的矮化,人应当做自己觉得自己有意义的事,在寻找光明的同时也会希望有一方属于自己的“黑暗”栖息地。。
这场讲座不仅让师生们对理想教师和有效教师的多维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当代教育实践中如何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的深刻思考。彭正梅教授通过跨时空的对话方式,巧妙地将《学记》的古老智慧与《可见的学习》前沿理论相结合,为在座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反思教师的角色与教育的本质。
撰稿人:张洁、陈予笙
审稿人:沉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