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2019年度学术年会于2019年12月26日东一区举行。
年会开始,陈正华副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年会的主要内容。年会主要由两个单元构成,第一个单元是由丁永为副教授主持的“教师专业之思”;第二个单元是由岳欣云副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之问”。
第一单元:教师专业之思
主持人:丁永为(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副教授)
主讲人:岳欣云副教授、杜钢副教授、陈正华副教授、胡萨副教授
岳欣云副教授报告的主题是《论理智型教师:杜威教师观解读》。她从解读杜威的教师观出发论述了理智型教师,指出理智是杜威哲学的核心主题,并且说明了教育实践理智化是杜威对教育活动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阐释了理智型教师的特点和如何培养理智型教师。
杜钢副教授发言的主题是《略析中国古代私学的教师制度构建》。他主要从观念之维、历史之维、组织之维叁个维度来解析中国古代私学的教师制度构建。同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古代私学教师制度的构建主要侧重于对教师价值功能、从业资质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关切、考核与要求。
陈正华副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法治教育教师与教材编写者:对话何以可能》。他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出发,谈到法治教育教师与法治教育教材编写者无法进行对话的表现,进而探讨为何法治教育教师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如此之难。他认为,两者对话难的问题本质上是法学与教育学如何突破学科禁锢进行跨学科教育的问题,最后提出法治与教育要进行有机融合,突破学科禁锢使对话成为可能。
胡萨副教授发言的主题是《现象学视域中的教师之教》。她从现象学看待世界的态度和方式的独特之处出发,阐释了现象学的方法是回到事情本身,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现象学对于教师之教的启示意义。
以上四位老师围绕“教师专业之思”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汇报,随后大家围绕老师们的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单元:教育教学之问
主持人:岳欣云(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副教授)
主讲人:朱晓宏教授、姜月副教授、林伟副教授、丁永为副教授、康丽颖教授、宁虹教授。
朱晓宏教授报告的主题是《研究生专业成长:理论之思超越经验之思》。朱老师基于研究生学习视角,重温自己研究生入学的困惑与苦恼,发现自己不会读书和写作,找不到“文字”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其次基于研究生导师视角,分享自身指导研究生的体会,认为关键在于学生应阅读学术经典,形成专业理解力,超越日常阅读习惯。最后谈到在研究生的专业成长中,学术思维的养成是关键。
林伟副教授发言的主题是《竺可桢与现代中国学术及大学之建立—以竺可桢与哈佛大学渊源考述为基础》。林老师以竺可桢作为西学东渐的案例,从一手档案着手,深度挖掘竺可桢与哈佛大学之渊源,进而呈现现代中国学术及大学建立与竺可桢“西学”之路、哈佛大学的学科构划之间的联系,从而重新审视竺可桢所说的哈佛作为“标准”、“偶像”的意义,领略超越中西之别的普遍价值。
姜月副教授报告的主题是《随迁子女学习问题的社会学诠释》。她谈到研究结果显示随迁子女的学习问题具有普遍性、显着性,并从知识准备、学习情绪体验与学习意志力叁个方面阐述如何学会学习。
丁永为副教授发言的主题是《平衡阀与机器:贺拉斯.曼的两个教育隐喻及其思想史后果》。丁老师指出,贺拉斯·曼作为一位被严重低估了的新教育话语制作人提出过两个重要的教育隐喻——作为平衡阀的教育以及作为宏大机器的教育,形象地传达了曼希望公共教育所应发挥的社会功能,从而进一步从体制化、经济化、技术化叁个方面论述了其思想史后果。
康丽颖教授报告的主题是《脱域与回归:家庭教育研究的自识与反思》。康老师首先从实际出发说明了是谁在影响我们的孩子;其次阐明了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视域中的家庭教育研究;最后回归到家庭教育的理论建设,提倡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建设,同时要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建构的实践性反思。
宁虹教授发言的主题是《教育学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宁老师从“无”永远不会成为“有”、严格科学道路的践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五个方面阐明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研究者的教育学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宁老师激情洋溢、满怀深情的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学生。
接着,老师们围绕发言内容展开了研讨。
最后,朱晓宏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学术年会各位老师的汇报以及交流研讨都非常有价值,尤其对于各位研究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下次年会办得更好。
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
2019年12月26日
本次简报撰写人: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