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组织召开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座谈会,全国人大、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办事机构等部门代表、学校代表、专家代表等2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校园欺凌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张倩教授作为唯一专家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办公室、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代表围绕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依次进行了汇报与发言。
张倩教授主要基于中心近年来开展的对于校园欺凌的大规模专项调查和防治项目干预实验的结果,就当前我国校园欺凌的发生现状和防治思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她强调,从基层实验干预的结果来看,当前我国的学生欺凌防治的措施是积极有效的,但欺凌情况的区域和城乡差异、高危人群面临累积生态风险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与重视。而要破解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不能将校园欺凌问题仅仅理解为教育问题,将该问题的治理框限在教育治理的层面,而是要站在社会治理的高度,调度治理工具,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
与会代表的发言结束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田学军进行了总结发言,强调了国家对校园欺凌问题的高度重视,指出校园欺凌治理的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表示希望各部门在校园欺凌治理中继续密切合作、群策群力,推动校园欺凌的有效治理与科学治理。
张倩教授此次受邀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以及今年以来,校园欺凌国际研究中心陆续为新华社、全国政协、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机构提供对于校园欺凌治理的咨政建议和报告,并获得采纳,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心作为校园欺凌治理领域的专业智库的影响力与贡献力,也彰显了我校教育学科在实证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卓越实力和高度责任感。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依托学校高水平的教育学科发展平台,充分发挥跨学科研究力量的优势,及时回应党和国家的治理需求,对领域内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理论实践问题展开重大攻关课题研究,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关治理政策改进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为我国校园欺凌综合治理体系的科学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智库支持。
供稿:高静
审稿: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