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改革前沿,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联合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开展联学联建,共赴浙江桐乡开展“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研修考察,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圆桌论坛等方式对桐乡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学校教育发展新格局的具体实践进行全面了解。
6月19日上午,研修团队来到桐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调研红色党建工作及素质教育成果。研修团队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俞国兴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农耕实践区、户外拓展区和综合实践区,观赏了叶脉书签、瓦当传拓、中药香囊等课程的作品,详细了解了基地学校“秉持‘一个宗旨’、覆盖‘两大群体’、打造‘叁大核心课程’、夯实‘六种实践活动’”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桐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雪根介绍了桐乡教育党建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党建引领下桐乡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队伍高水平建设、教育改革高标准推进等方面情况。
6月19日下午,研修团队来到百年名校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参观学习。在“小茅盾”讲解员的带领下,研修团队参观了校史陈列室、知不足斋、创客梦工场、智慧农场、薛家桥等特色场馆,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特色课程等。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夏富庆为全体学员作了主题为“党建引领 植材树人”的报告,分享了植材小学“走读寻根 红色铸魂”党建品牌创建的名称标识、理念内涵、措施机制、创建成效等相关工作情况。
6月20日上午,研修团队先后参观了桐乡市现代实验学校和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丰子恺学校,学习两所学校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相关经验。桐乡市现代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黄哲初从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先锋引领、风气引领、品牌引领等方面,介绍了学校深化“叁立”(品德立身,专业立足,特长立名)党建品牌建设,学校秉持“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逐步建成“队伍全面、质量优异、治理高效、发展安全”的现代特色的高质量教育生态。在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丰子恺学校,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贤德介绍了学校“朝阳鸣凤 通文达艺”学校党建品牌建设情况。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红色基因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立足“党建同心圆”,不断提升学校品牌效应,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旨在打造加强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下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6月20日下午,研修团队来到了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和桐乡市高级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在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研修团队参观了学校的党建室、大队部、云端果园和未来智谷等场地,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强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学校“育见·上扬”党建品牌的内涵、创建措施与机制、创建成效与影响,学校通过夯实协作的家校机制共筑“育”的平台,积极开展党务公开实践,创新“党建+”融合新模式,打造“红船精神”红色阵地,创设“红色尚阳”育人场域。随后,研修团队一行来到桐乡市高级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实地参观了学校的武术长廊、装帧艺术大厅、廉洁教育基地等,观赏了学生清廉文化作品展,学校党支部书记屈利玲从组织完善、机制健全、党建引领叁方面讲述了学校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践探索。
最后,在桐乡市高级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以“守正创新构建党建新形态,全面赋能引领学校新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研修团队与桐乡市多所中小学校现场展开深入对话,共同交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智慧。本环节由桐乡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夏赟主持,桐乡市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徐伟康、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庄志琳、桐乡六中教育集团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邱国昌、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高桥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沉德明、桐乡市振西小学党总支书记彭建清、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党支部书记刘欲承与研修团队成员纷纷围绕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中的探索与实践,就各自学校的创新举措与取得成效进行了深入交流。
6月21日上午,研修团队一同瞻仰嘉兴南湖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重走“一大路”。通过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党史、新中国成立史,学员们身临其境感悟“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深刻理解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更加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更加坚守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初心。
本次研修考察激发了全体成员对深化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深入理解与思考,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内在要求。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纷纷表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内涵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创特色、出亮点、见实效,做亮学校红色党建品牌,成为一面面旗帜在首都教育的各基层战斗堡垒高高飘扬,不断把党建势能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供稿:张珂、刘春旸
审稿:胡欣、胡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