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4日上午,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在线上举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修订研讨会。本次由会议由劳凯声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副院长申素平教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宋瑞勇主任应邀出席,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蔡海龙副教授和陈正华副教授先后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背景,明确了此次研讨的重点问题及任务目标,此次研讨会要重点讨论《校外培训处罚暂行办法》对北京市民促法实施办法修订的影响,考虑是否将相关条款纳入北京市民促法实施办法修订案。
何颖老师系统梳理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的制定背景、结构逻辑、规制要求,详细介绍了实施机关及其管辖权限、违法情形及法律责任。
荣利颖教授从比较研究的视角,选取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四个地区进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综述,介绍了研究对象的各自背景、阐明了各自的治理阶段、特征及治理模式,为研讨提供国外经验。
接着进入与谈环节。蔡海龙副教授表示要密切关注国家层面立法动态,并要对监管与责任追究问题进行划分。劳凯声教授指出要从问题出发,一是明确部门规章与地方法律的关系,二是明确立法依据,叁是明确法律主体制定法律的效力,四是明确立法基本价值取向、内容及措施选择。宋瑞勇主任提出一是应把握校外培训机构和民办教育的范围关系;二是要对现有工作经验进行提炼融合;叁是明确实施主体,做到分类管理和定分止争;四是厘定校外培训相关概念内涵。申素平教授介绍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的出台背景、制定逻辑,认为将校外培训处罚相关内容纳入北京市民促法实施办法具有理论逻辑可行性和现实必要性,并表示应关注集成与创制、补足与整体的立法思路。
随后,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的成员先后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刘一玮老师认为要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照顾到执法实践以及规制间的契合问题。何颖老师提到在吸纳规范性文件的同时要做好价值定位及实操的细化、软化工作。罗爽副教授表示要明确与上位法的关系,找准立法空间和规制程度。田汉族教授认为要进行概念、价值、利益需求、技术可操作性的明晰。蒋建华教授表示政策制定应纳入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最后,劳凯声教授做总结发言,提出要对讨论的基本问题、基本观点、基本顾虑进行再梳理、再讨论、再研究,不断完善和丰富对问题的认识。并就下一步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供稿人:马暄皓 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