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 ? 新闻动态

暑期学校 |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新时代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


为促进全国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校际交流互动,开拓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专业研究热情,增进大学生对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了解,7月2日下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北一区国际文化大厦第六会议室开展了题为“新时代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的探索与研究”的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活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石鸥教授、王攀峰教授、吕晓娟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吴均筠、郭海芸、周晶楠等各年级在读硕博士生,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30余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王攀峰教授致欢迎辞,向大家介绍了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师资情况、学科特色和专业概况,播放了“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研究生招生知名学者访谈”视频。在视频中,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石鸥教授详细介绍了我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学科特色、该专业在国内外的地位、招生和学生就业的优势,以及对报考学生的建议,使大家对我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其次,石鸥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警惕片面的有效教学——基于教科书研究的几点思考》的讲座。他指出,多读书诚然重要,但多读高质量的书更为重要,他以“蚕蛹之变”阐明了要用最宝贵的时间读最有价值的书。对于教科书,石老师从“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科书是最权威的知识标准、教科书是文化保存与传承的最系统最重要载体、教科书是国家主流价值的体现、教科书是教育质量的托底工程”五个方面阐明了教科书为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中的重要研究对象。石老师结合教科书“谁来选,选什么,如何选”等问题,阐释了小课本蕴含着大学问的思想,讲述了教科书承载着大启蒙的重任。随后,同学们踊跃向石老师提问并进行交流互动。

接着,吕晓娟教授主持了“师兄师姐学术分享”这一活动环节,她邀请博士生吴均筠,硕士生郭海芸、周晶楠同学分享了研究经历与个人感悟。

吴均筠分享了徐玉珍教授团队在做中学的生活史研究,从课程与学生、课程与教师、课程与环境叁个部分讲述了生活史研究的路径,她还分享了在研究中收集到的一些小故事,以及她所体验到的生活史背后的意义。“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生活史研究教会她学会如何倾听时代洪流掩盖下的“沉默的大多数”。

郭海芸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为主题,从校园环境、学术资源、师生互动和生活体验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先向大家展示了校园四季景致的优美图片,进而介绍了学校拥有的各类学术资源以及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举办的大型学术会议。其次,她分享了她在做学术研究时的心得,鼓励同学们要广泛关注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聚焦新领域,利用新方法,产生新认识。之后,她利用自己的课程作业为同学们介绍了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各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科书研究方向,为同学们推荐了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着作。最后,她以自身的学习生活体验为同学们展示了首师大丰富的校园活动及广阔的锻炼平台,表达了对各位学员在首师相聚的期待。

周晶楠从学术滋养篇和师者传道篇两个方面介绍了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优势资源。她着重介绍了凝聚石鸥先生毕生心血的教科书博物馆,集善品收藏、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是91产国在线观看糖心vlog的一张“金名片”,因突出的学术贡献受到了各界媒体和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此外,她还介绍了由石鸥教授发起,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科书学术论坛以及科普教科书的宣传阵地——教科书话,这是专属于首师大学子的学术宝藏。

之后,王攀峰教授主持了“学生分组讨论与展示”环节,六个小组分别就“我心中的教科书”“我的专业学习和成长故事——基于个人生活史视角”两个问题依次进行发言。

同学们从教科书的本体论出发,分思想性、教学性、权威性、科学性、可读性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教科书的特征。其次,就教科书的发展趋势,大家认为:“教材”已逐渐转变为“学材”,教科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最后,就教科书的评价问题,同学们从立体性、交互性、结构性等方面展开讨论,普遍认为要把新课标的理念融入进教材编写。精彩的发言与讨论展现着大家对于教科书研究问题的积极思考,更表达着大家对教科书研究的强烈兴趣。

最后,王攀峰教授和吴均筠博士进行了活动总结。王攀峰教授充分肯定了学员们敏锐的问题意识、清晰的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教育学科素养,希望各位优秀大学生能够加入首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大家庭,真正参与到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吴均筠博士回应了大家的生活、学习故事分享,她认为:从理论的学习到实践的反思,再反哺理论的过程需要大家不断地进行思考,希望大家能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出发,不断思考对于教育的问题,拓宽对于教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本次活动持续四个小时,现场讨论热烈,氛围融洽,在深度的专业分享和积极的师生互动中圆满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感触颇深,期待与首师大的老师们进一步展开交流。

撰稿:郭海芸 周晶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