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激发党员们投身“攀登计划”和“双一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院行政教师支部于4月18日组织了主题为“勿忘国耻,不负韶华”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开始之前,支部书记李惠清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与安排,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忆古思今,近距离感受近代以来中国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伤痛,同时也深刻体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发生的历史剧变,从而更加坚决捍卫“两个确立”,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圆明园不仅是一处文化遗产,更是一段历史的印记。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将这份力量转化为投身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攀登计划’和‘双一流’建设当中去。
圆明园,这座曾经的“万园之园”,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苦难,不仅承载着中国园林艺术的精粹,更是民族历史沉浮的见证者。圆明园曾是帝国荣耀的象征,却因经历了战火的摧残,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印记,如今已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教师们参观的首站是大水法。这里曾是圆明园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喷泉景观。虽然时光的侵蚀已让这些建筑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残留的石柱和断壁依然以其坚毅的姿态,向在场的参观者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大水法遗址前,教师们的目光被精雕细琢的石雕所吸引,通过这些建筑的残迹,在感受传统文化深邃的同时重温历史的厚重。在短暂的交流后,到场的教师们合影留念。
随后,教师们来到了着名的西洋楼遗址。这里曾是圆明园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征。岁月的侵蚀虽已将昔日的辉煌洗尽,但遗址的残垣断壁依旧以其独有的语言,向每位访客传递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沉思。党员们通过驻足思考,真切地感受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伤痛,体会到今日和平岁月的来之不易。
之后,教师们来到了圆明园展览馆。在馆内,大家的目光被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详实的文献资料所吸引。以文物为透镜,圆明园历史脉络得以清晰展现,激发了教师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在展览馆静谧的氛围中,党员们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把家国情怀和文化使命根植于心,将圆明园所承载的历史教训和文化价值,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本次党日活动,教师们收获了深刻的历史体验和文化感悟。在活动总结中,教师们表示本次实地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教学一线还是在行政管理岗位,都肩负着传承历史、启迪思想、赓续红色血脉的重任。在未来的工作中,教师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攀登计划”和“双一流”建设当中去,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刘志远、李静
审稿:李惠清